環境是健康人格的基礎
2012-10-12
  文/許靜芬
   ‧英國倫敦大學Birkbeck學院心理學研究所人腦及認知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
   ‧曾任華梵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
  
   神經科學有一個研究是這樣進行的:研究者先在猴子頭上置入電極,以測量神經元的活化情形,然後在猴子面前擺放香蕉,想當然爾,猴子想吃香蕉時就用手拿起香蕉,三兩下就剝皮吃了起來,此時頭上的電極記錄到前額葉的神經元有活化現象;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觀看別隻猴子吃香蕉的猴子身上,也就是當猴子並沒有親身吃香蕉而只是觀看時,神經元也會產生活化現象,科學家稱這些神經元為「鏡像神經元」(mirror neurons)。試想一位在打罵教育中長大的孩子,自信心與自尊心如何受創,即使被謾罵或責打的對象不是自己,也會因鏡像神經元而感同身受,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,長大成為內向畏縮或外顯攻擊者,影響將來的學習、就業與婚姻。更有甚者變成精神疾患者,成為家庭的負擔與困擾。孩子成長環境的重要性實在不可言喻。
  
   父母是孩子健康人格的鑰匙
   經常聽到為人父母感嘆,比起教養孩子,生孩子比較容易。因為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是只有家庭,還有學校、結交的朋友,以及整個社會文化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形成,環環相扣。如果追根究柢哪一個環境最重要,家庭環境的影響絕對是排名第一且無可取代。
   多數孩子從出生後就在家庭中成長,與父母、手足互動,此時是塑造孩子最重要的時期。神經科學已經證實孩子出生後腦中神經元不斷增加,直到10個月大會經歷神經元的修剪過程,將需要的神經元保留,不需要的神經元剔除,這也佐證了為什麼原本嬰兒可以辨識全世界的語音,到了第10個月就只保留自己母語中的語音,因為其餘的語音已用不到。這也提供了證據說明為什麼中國孩子在說英語的環境出生長大,就會流利的使用英語,而在說中文環境長大的美國孩子就會說流利的中文。關鍵就是環境。
  
   父母如果想教出好品格的孩子,就必須先自省自己的觀念是否正確?言行是否合宜?有抽菸習慣的父母無法要求孩子不要抽菸;有賭癮的父母無法禁止孩子不要賭博;用不法手段取得金錢的父母無法要求孩子手潔心清;不孝順上一代的父母也無法要求孩子盡孝道;用階級模式與人相處,看不起比自己職務低的父母也教不出具有尊重品格的孩子。原因無他,孩子會學習,孩子是生命個體,孩子用眼睛看、用耳朵聽,也用心感受。給孩子健康的環境,就是培育好人格的開始。
  
   品格是健康人格的體現
   一位母親曾經與我分享她從兒子小時候開始,每次幫他洗澡時就教導他,每個人的身體都是聖潔的,不要隨意看別人的身體,也不要隨意讓別人看自己的身體,這是尊重的表現與行為。這位母親從小教導兒子正確的觀念,因此她的兒子到了青春期也沒有所謂的青春期風暴,沒有做出逾矩的行為,都是以團體為單位,健康的交朋友,到現在大學畢業了,是一位正直的好青年。最近李家同教授的演講也提到,因為父母不教,所以孩子學不好,他創辦基金會希望能彌補缺憾,把孩子教好。其實,正確的說應該是父母要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,以身作則。
   成人應該在日常生活中,引導孩子培養哪些品格呢?提供下列幾點參考:
   ‧尊重:包含自我尊重與尊重他人,唯有尊重自己的孩子才能尊重他人,不會鄙視他人,不會錯待他人。
   ‧謙虛:不驕傲,正確認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,不恃才傲物。
   ‧知足:教導孩子簡樸生活,不崇尚名牌,培養正確價值觀。
   ‧感恩:心存感謝的心,知道每件事都不是理所當然,也學習真誠的表達感謝。
   ‧誠實:不造假,不說謊,做人誠信為上。
   ‧禮貌:肯定別人對自己的付出,常說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。
   ‧和睦:盡力與人和平相處,不攻擊,不嫉妒,不挑起爭端,重視友誼。
   ‧溫柔體貼:說和善的話,注意他人需求,看到自己的責任。
   ‧節制:不過度滿足自己的需求,就可避免成癮,比如:使用網路,吃喜歡的食物。
   ‧樂意助人:在別人急難時,自己能力所及要伸出援手。
   ‧負責:透過完成任務提升自我價值。
   (全文請見蒙特梭利雙月刊103期)

Copyright (c)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. [ 連絡我們 ]
全能教育股份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61號
電話:886-2-27927791 傳真:886-2-26187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