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03年3月,《康健》雜誌刊載「台灣女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?」一文,報導台灣過度醫療化的生產環境,當時曾引發各界的熱烈討論。國民健康局也因此遴選醫院試辦「營造人性化生產環境先驅計畫」,參考美國「母親親善生產十大措施」(10 steps of the Mother-friendly childbirth),讓產婦也能參與生產過程。但事過境遷,現在,問問待產中的媽媽,是否聽過「親善生產」(或稱人性化生產、友善生產)?是否會和醫師討論「生產計畫書」?多數媽媽依然一知半解。
長年致力於推動台灣親善生產的郭素珍教授表示,早在1980年代初期,國外就有學者討論到如何協助婦女生產,以人性化的婦嬰服務措施,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。但長期以來,台灣各大醫院、婦產科診所,只提供單一、制式的生產照護,多數婦女並不知道可以有不一樣的思考和選擇。郭素珍教授指出,生產方式可依接生人和地點的不同,而有不同的作法。換句話說,接生人可以是醫師或助產士(師),生產地點可以是醫院、家中,甚至是水裡;如果為了安全起見,仍然選擇在醫院生產,也可以藉由「生產計畫書」,擬定接近自己理想的生產方式。
在先進國家,生產計畫書是很普遍的,幾乎每個婦女都有自己的生產計畫書。郭素珍教授說:「生產計畫書並非一紙合約,而是一個和醫師溝通的工具,雙方藉此討論、溝通,擬定一個接近理想的生產方式,包括生產的方式、是否接受會陰切開術或剃毛、灌腸等,但是產婦也要了解這份生產計畫書的內容,是有彈性且可變通的。一旦生產發生危急狀況,必須醫療介入時,生產計畫書就必須有所更改,以母體和寶寶的安全為原則。」不過,目前各大醫院並不會主動提供生產計畫書,僅有個別醫師或少數診所提供。
郭素珍教授也強調:「每個媽媽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理想的生產方式,重點是媽媽必須做功課,閱讀相關的生產資訊,並且和醫師討論自己的疑問,才有能力規劃屬於自己的生產計畫;反之,如果對生產過程完全不了解,就只能被動的接受醫院一貫的生產程序。」現代媽媽可以更多元的思考生產這件事,積極、主動的了解生產知識、了解自己的身體,參加有品質的專業產前教育課程,才可能贏得更多的自主權。
(全文請見蒙特梭利雙月刊91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