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常心看待語言敏感期
2010-04-09
  文/黃國祐
   ˙中正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
   ˙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助理教授
  
   語言的功能在「溝通」,因此,語言本身沒有好壞、沒有階級,也無關道德操守。一個罵人流利的傢伙,你可以說他品德不好,但是不能說他語言能力不佳。我想,世界上並沒有比較高級的語言,也就是說,國語沒有比閩南語高級,原住民話也不會比英語差。因此,如果有人歧視某種語言,或是限制人們講某種語言,只表示這個人心中存有偏見,絕非是語言的問題。 雖然不見得人人皆能說好話或好說話,但是只要腦功能和聽說器官正常,應該都會說話。我的意思是:以說話表情達意是人類非常神奇的演化,對多數人而言,這個能力顯得非常自然,似乎不需耗費多大力氣就發生了(當然,語障者會體認到說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)!況且,就發展而言,隨著腦神經的成熟,語言表現似乎具有規律的發展時程,通常1歲左右迸出有意義的話語,2、3歲語彙量暴增,5、6歲便具有穩定的語法結構。我們差不多都是這樣長大的,從來不會覺得特別了不起。
  
   真的有敏感期嗎?
   但是,科學昌明,學問愈分愈細,研究者常拿著很大的放大鏡觀看很平常的事物,甚至為求理論的建立,還得操弄很極端的例子。因此,如果大眾不以平常心看待,往往會被這些研究弄得迷失五里霧中,甚至併發集體焦慮。
   早期,E. Lenneberg曾提出語言敏感期假說,認為自出生至青春期是學習語言最容易的時間,但是這個說法不容易以實驗驗證。許多教科書都會提到Genie的故事,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從嬰兒時期就被爸爸囚禁,一直到14歲才被發現,期間未曾與人良善互動。安置後,Genie雖然學會許多字的意義,也能開口說話,但是語法總是掛一漏萬,亂了規則。此種異於平常的案例,似乎顯示:語言發展具有敏感階段,過了青春期就不行了。但是,別忘了Genie本身極度營養不良,還有腦傷。究竟是腦傷,還是刺激剝奪造成語言受損,恐怕還有一番討論。
   其他物種呢?在美國,曾有研究者以白冠麻雀為例,孵出一窩鳥兒後,便仔細控制與其他鳥,尤其是鳥爸隔離的天數,藉此觀察鳥兒長大後的歌聲和鳥爸是否相似。結果發現,出生後隨即隔離,一直到第35天和第56天才短暫聽到幾分鐘正常鳥鳴的鳥兒,成年後的歌聲是正常的。第50天和第71天才聽到鳥鳴聲的鳥兒,叫起來雖然和正常鳥的節奏很像,但細節就差了。有趣的是接下來這兩組,第3天和第7天聽完後便不再接觸,以及自出生第300天後才聽到鳥鳴的鳥兒,其歌聲和正常鳥鳴南轅北轍,幾乎是失語鳥,顯示太早或太晚接觸鳥鳴是沒有用的。這就是敏感期。
  
   一定得努力加餐飯嗎?
   其實,我認為除了語言之外,許多能力也都有發展的敏感階段。比方說,運動員多半在國、高中時期就得辛勤努力,才可能在職棒或職籃掙得一席之地;20幾歲再學鋼琴,或許可以自娛娛人,但要拿蕭邦大賽,就難了些。提到這些,不是告訴大家學習非得趁早,而是應該以平常心看待。何謂平常心?就是統計機率的多數。
   語言和其他能力的差異在於:除非完全剝奪語言刺激,否則只要開個縫便能冒出頭。但是若想趁早學習而一步登頂,恐怕也是白費力氣,想讓1歲孩子做5分鐘的即席演講,可能性不高;要求4歲孩子背誦長恨歌或許不難,但意義何在?長大後根本記不住。但是,現代父母往往一股腦兒的餵養孩子許多材料,深怕在營養不足中錯過學習的黃金期。
   (全文請見蒙特梭利雙月刊85期)

Copyright (c)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. [ 連絡我們 ]
全能教育股份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61號
電話:886-2-27927791 傳真:886-2-26187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