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活動:喚醒人與人之間的熱情
2010-04-13
  主題活動:喚醒人與人之間的熱情
   文/林嘉珍
   ˙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幼兒教育碩士
   ˙台北檸檬樹托兒所所長
  
   記得小時候,放學後就跑到鄰居家作功課、看電視。鄰居的父母、兄弟姊妹都跟自己的親人一樣,沒事大夥兒也會湊在一起聊天,非常有人情味。曾幾何時,現在很多人不知道鄰居姓什麼、家裡有幾個小孩;電梯裡碰到陌生人,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鄰居;距離愈近愈陌生,這是目前社會的普遍現象。然而,這樣的疏離,卻造成社區守望相助的困難與社群支持功能的喪失。因此,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善於關懷周遭的人事物,並藉由熟悉社區生態後,能保障自身安全,特別策劃了一系列與「左鄰右舍」主題相關的教學活動,試圖改善都會地區疏離、冷漠的人際關係,進而促進社區的安全與和諧。
  
   憶童年,今非昔比
   透過教室情境的布置與團討分享,先概略向孩子介紹鄰居和社區鄰里的概念。在團討中,孩子們對「鄰居」這個話題,顯得十分生澀,有一搭沒一搭的,頂多就是隔壁年齡相仿的玩伴,偶爾碰過面玩在一起。
   也許是城鄉差異,也許是時代不同,我的童年記憶中,一整條街巷的人,我幾乎都喊得出名號,而他們也都知道我是誰家的孩子;鄰近街坊的孩子還常常湊在一塊兒玩扮家家酒,甚至聚集到某一人的家中看卡通(當時電視並不普及)、打枕頭仗,還用澆花器充當蓮蓬頭一起洗澎澎,感情十分熱絡。熟到連鄰居伯母的藥放在哪裡、伯父公司電話要搖幾下都瞭若指掌,甚至連誰家孩子拉肚子都知道,還把一串香蕉藏在斗笠後面,深怕他來串門子時吵著要吃。現在,就算眼前這些孩子想這麼做,可能大人們也難以放心吧!這不是孩子年紀小的因素,而是純樸的社會風氣與友善的人心已不如往昔。
  
   播種關懷與友愛的種子
   如何找回過去純樸與友善的民風呢?我們試著在幼兒心中播種關懷與友愛的蒲公英,希冀它的種子隨風傳送,世世代代隨著季節,開出遍地的小黃花。
   首先,配合「左鄰右舍」主題和孩子的能力,示範相關工作,例如:日常生活區的打招呼、禮貌用語、舀米、倒茶、掃地、削切水果、製作點心、插花、照顧植物;感官區的粉紅塔、長棒、棕色梯、色板、嗅覺瓶、視覺記憶(符號、圖像等);數學區的數字與籌碼、家庭人口數、空間方位、砂紙數字板、加法板、銀行遊戲;語文、文化區的社區資源圖字卡、職業與建物配對卡、職業三部分配對卡、時間順序、故事敘述卡等工作,引導孩子透過自發性的反覆練習,精鍊各項能力。至此,孩子學會了基本禮儀、動作協調、照顧自己、關懷環境、數量認知、空間概念等,也敏銳了感官、邏輯思考與語文能力。而這些能力對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與社群地位影響深遠。
   接著,我們設計了一些活動和學習單,讓孩子有機會親身走訪社區、親近鄰居與關懷鄰里。
   (全文請見蒙特梭利雙月刊67期)
  

Copyright (c)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. [ 連絡我們 ]
全能教育股份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61號
電話:886-2-27927791 傳真:886-2-26187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