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孩子的能力 ——專訪台北檸檬樹托兒所林嘉珍所長
2010-04-09
  相信孩子的能力
   ——專訪台北檸檬樹托兒所林嘉珍所長
   採訪╱洪碧霞
  
   「結識蒙特梭利教育,就像一見鍾情的一場戀愛,盼能白頭偕老。」嘉珍老師的真情告白,相信引起不少人的共鳴。大學外文系畢業的她,在偶然的機緣下,到補習班教美語,和孩子相處後,覺得自己很喜歡孩子,於是決定出國進修幼兒教育碩士學位。
   返國後,蒙特梭利教育熱潮正席捲全台,服務的園所正好購進一批蒙特梭利教具,激起她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。參加師資訓練課程後,發現蒙特梭利教育和自己的教育理念是那麼契合,更堅定了追隨蒙特梭利教育的心意。
  
   對蒙特梭利教育的感動
   在蒙特梭利博士最著名的三本著作《發現兒童》《幼兒的心智──吸收性心智》《幼年之祕》中,處處可見蒙特梭利博士的真知灼見。嘉珍老師就「發現孩子」「尊重孩子」「了解孩子」「信任孩子」,分享她對蒙特梭利教育的感動。
   ˙發現孩子
   依蒙特梭利博士在書中的論述來觀察孩子,每每發現孩子真的誠如蒙特梭利博士所言。以獎懲無用論為例,有些老師很喜歡使用「蓋乖寶寶印章」「貼紙」來獎勵表現好的孩子,這些外在的物質,其實無法對因成長的內在需求所外顯的行為產生激勵作用。蒙特梭利博士認為,孩子真正喜歡的獎勵是透過工作,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成就感,也就是說,內心的滿足和喜悅勝過外再的獎勵。
   ˙尊重孩子
   蒙特梭利教室處處可見尊重孩子的地方,比如,和家中一樣的擺設,讓孩子和老師都覺得很舒服,像在家中一般的自在。此外,蒙特梭利教師是透過觀察的方式,發現孩子的需要,以預備環境,進而啟發孩子的內在潛力;而不是憑著老師的主觀判斷,決定該給孩子什麼。
   ˙了解孩子
   成人為了生活而工作,而孩子為了工作而生活,因為藉由工作,孩子才能邁向獨立之路。沒有人喜歡被服侍,孩子也是一樣,因為不被服侍正代表了我不是沒有能力的人,所以成人切勿提供過多無用的幫助,阻礙孩子的成長。
   ˙信任孩子
   成人應該相信孩子的能力,放手讓孩子完成他能力所及之事,不要過度保護孩子,也不要給孩子畫框框,限制孩子的能力。如果你不相信孩子的能力,孩子就會日漸消沈,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到;如果你相信孩子有能力,孩子就會達到目標。
  
   接觸蒙特梭利教育之後的改變
   蒙特梭利教師和傳統幼教老師真的很不一樣,在傳統教室中,我們常聽到幼教老師不管是上課、孩子吵鬧、排隊集合等,都是拉大嗓門說話,日積月累下來,聲音沙啞竟成了幼教老師的最大特徵。「在祥和、尊重的蒙特梭利教室中,你幾乎很難聽到老師的聲音,因為老師若不是在一旁靜靜的觀察孩子,就是和孩子一起進行好玩的工作。優雅的態度、輕柔的動作,以及發自內心的尊重,使每一位蒙特梭利教師都是氣質美女。」嘉珍老師道出蒙特梭利教師迷人的特質。
   或許是職業病使然,嘉珍老師在平日生活中,養成了收集工作材料的習慣。不管是出國旅遊購買的當地紀念品,或是家中的閒置品,只要材料符合「吸引力」「美觀」「有意義學習」的條件,她就會運用巧思,將這些材料設計成一份份適合孩子的工作。「如果孩子操作時,眼神專注、發亮,我就會覺得很開心,很有成就感。」嘉珍老師常常從孩子的眼神中,感覺到他們是如此迫切的想要操作這份工作,而這也是促使她不斷設計新工作的動力。
  
   推廣蒙特梭利教育曾遭遇的困難
   蒙特梭利教育在台灣的發展受到地域性影響,都會區的接受度遠大於鄉村。「實現我幼教理想的一方夢土──檸檬樹托兒所,位處台北中山區。絕大多數家長對蒙特梭利教育的接受度相當高,僅有少數家長曾對混齡編班、沒有統一的課程進度和回家功課提出質疑。」嘉珍老師利用座談會與家長分享看法和心得,而事實也證明混齡編班對孩子的幫助非常大。「學校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社會,在混齡環境中,孩子學會了分工合作,大班孩子能力較好,能勝任較高難度的工作;而小班孩子也會得到適合他們能力的工作,大家通力合作,共同完成工作。許多原先並不贊同混齡編班的家長,往往在孩子入園一段時間之後,就會和我分享孩子回家後,很會照顧弟妹;也有一些家長表示他的孩子年紀這麼小,竟然會做這麼多事。」
   (全文請見蒙特梭利雙月刊59期)
  

Copyright (c)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. [ 連絡我們 ]
全能教育股份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61號
電話:886-2-27927791 傳真:886-2-26187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