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訂單查詢
購物車
連絡我們
認識蒙特梭利教育
公司簡介
核心價值與優勢
正確金錢觀從小養成
2013-10-13
採訪/曾琴蓮
專業諮詢/蘇慧菁
˙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博士
˙中台科技大學兒童教育暨事業經營管理系助理教授
兼教學發展中心教師發展組長
卡債、卡奴的社會問題不斷,讓現代父母愈來愈重視孩子的金錢教育,除了避免孩子日後成為卡奴、月光族,也希望及早為孩子奠立財富基礎。現代孩子生活在物質化社會,小小年紀就知道金錢可以「做什麼」。雖然學齡前幼兒少有機會自己使用金錢,但幼兒金錢教育的重點,不在於教孩子如何用錢、理財,而是從小建立正確金錢觀,幫助他們了解金錢的意義和價值,進而能善用金錢、管理金錢。
幼兒的金錢概念發展
對幼兒來說,從認識金錢到學習使用、管理金錢,是一段認知發展的歷程。蘇慧菁指出,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感覺動作期(0~2歲)、運思前期(2~7歲)、具體運思期(7~11歲),由此可知,2歲前幼兒藉由感覺和動作來認識事物,常見幼兒撕紙鈔、啃錢幣的行為;處於運思前期2~7歲幼兒,抽象概念發展尚未成熟,必須藉由具體事物建立金錢觀,孩子透過日常生活觀察父母的購物行為認識貨幣,甚至體驗消費。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,開始透過教學活動建立數概念、認識貨幣價值,比如:蒙特梭利數學教具的銀行遊戲、郵票遊戲,讓孩子經由具體、半具體到抽象化的教具,了解、建立金錢概念,進行模仿購物消費的行為。
蘇慧菁特別提醒父母:「幼兒的金錢概念發展除了受到認知發展影響外,也會因家庭環境的影響,產生不同的個別差異。比如在豐富金錢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,可能從小就觀察到父母努力工作賺錢、從事買賣、樂捐布施等行為,甚至讓孩子參與家事、購物、記帳、儲蓄等與錢相關的工作,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,他們的金錢概念發展可能超前。反之,如果孩子處在飯來張口、茶來伸手,不知工作與金錢關係的孩子,可能長大之後都無法發展出正確的金錢觀。」
從遊戲中認識「數學」與「金錢」
父母的金錢教養和孩子的金錢概念養成息息相關,因此,除了帶孩子上街購物,示範良好的消費行為,平日也可以多和孩子玩遊戲,從遊戲中建立數學概念、了解交易行為,進一步學會儲蓄和愛物惜物的觀念,蘇慧菁提供下列三個遊戲:
1.認識錢幣:準備1、5、10、50元不同的錢幣,請孩子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,並引導孩子認識錢幣上的數字,讓他知道1代表1元、5代表5元,同時了解數字愈大代表可以購買比較多或貴的物品;亦可利用錢幣和孩子玩拓印遊戲,幫助幼兒對錢幣種類有深入的認識;此外,也可以依孩子的發展,引導孩子了解5個1元等於1個5元,5個10元等於50元,進行錢幣交換遊戲。
2.跳蚤市場:父母先準備一些物品,如:布偶、玩具、圖書等,以及一些零錢(也可以用玩具紙鈔、錢幣)。由孩子扮演老闆,父母扮演顧客,也可以和孩子交換角色,從遊戲中讓孩子明瞭金錢的使用概念。(商品的定價可依孩子的數概念由易而難,人物可由家人擴及親友或孩子的同儕玩伴)
3.打工賺錢:若孩子有想要購買的玩具或物品,可以請孩子透過打工賺取金錢,如:幫家人準備餐點,如:泡牛奶一杯1元、吐司夾果醬一片2元,從中了解「以工作換取酬勞」的概念。但打工事項必須和家務釐清,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,如:收拾玩具、保持房間整潔等,則不給予報酬。
建立正確金錢觀
幼兒的金錢來源不外乎生日禮金、壓歲錢和零用錢。蘇慧菁表示,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有個別差異,因此處理方式也會不同,建議父母在孩子收到禮金或壓歲錢時,無論是代為儲蓄或將錢再轉送出去,都應該主動告知孩子錢的去向及使用的目的。至於何時該給孩子零用錢?蘇慧菁認為等孩子上小學以後再給零用錢比較適合。給予零用錢時要確認孩子是否了解金錢的價值,同時也要賦予孩子自由使用的權利,若父母過度干預,那麼孩子就永遠學不會如何使用金錢。
蘇慧菁分享美國兒童節目Sesame Street(芝麻街)與美國PNC銀行合作的芝麻街幼兒理財教育節目「For me, for you, for later」(給我,給你,給以後)的概念,鼓勵家長讓孩子利用三個撲滿對自己的零用錢(或壓歲錢)進行運用、儲蓄及分享,讓孩子了解金錢除了換取生活所需的物品,也需為日後更重要的需求預做準備,更可以幫助他人使人快樂,創造更大的價值。此外,蘇慧菁建議在給孩子零用錢之前,必須先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:
1.利用繪本、卡通影片或卡奴、月光族等相關新聞事件讓孩子清楚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的概念。
2.培養多元價值,引導孩子發現金錢不是唯一的快樂來源。
3.學會三不政策:無教育意義的玩具不買、已經有的不買、用不到的不買等消費理財概念。
(全文請見蒙特梭利雙月刊99期)
Copyright (c)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. [
連絡我們
]
全能教育股份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61號
電話:886-2-27927791 傳真:886-2-26187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