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訂單查詢
購物車
連絡我們
埋下好品格的種子
2010-04-15
埋下好品格的種子
文/黃馨慧
˙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碩士
˙美國普斯頓大學心理碩士
˙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專任講師
我認為要談幼兒品格教育,父母首先要檢視自己的童年,從小是在被愛、被肯定或是在不被愛、不被肯定的環境長大?跟父母的關係如何?父母是慈愛、嚴厲或公平?你的學習對象是誰?你的婚姻關係如何?事實上,沒有一個人來自完美的家庭,而且我們現在是成人了,有自制力、願意學習,可以選擇離開不好的婚姻或力求夫妻和諧、學習管理情緒,還是可以把孩子教得很好。
品格出現問題的孩子通常是在成長過程中(原生家庭、生長環境)沒有得到足夠的愛,且多數生長在父母不和、重男輕女、充滿仇恨、自私自利的家庭環境中。因此,許多社會案件的當事人,都是心靈受創的人,不善與人相處。不良品格的形成過程,通常源自於需求沒有獲得滿足→內心受傷→氣餒→獲得注意→鬥爭→報復→放棄自己。事實上,幼兒所有的攻擊行為(憤怒、傷害)都是在呼求愛!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攻擊,都是來自「不被愛的感覺」。
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
品格教育要趁早,幼兒的食衣住行及心理發展,都與照顧者非常緊密。因此,如何營造健康的親子關係,教出好品格的孩子,實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如果想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,可指著繪本中的各種動物問孩子:你覺得爸爸、媽媽像哪一種動物?老虎代表凶猛、兔子代表溫馴。如此,就能了解你在孩子心中是怎樣的樣貌?
蒙特梭利博士提醒成人做一個「好的觀察者」!孩子之所以會這麼說、那麼做,背後都有著看不見的內心世界。「外在即內在」,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與表現,事實上都源自內在思想,想要了解孩子,必須去貼近他的「心靈世界」。孩子為什麼情緒不穩、不服從(反叛)、不合作、攻擊、干擾他人……?原因如下:
1.情緒不穩:家庭氣氛經常緊張或不平靜,如:手足間經常吵鬧、父母感情不睦等,孩子因而擔心、害怕父母隨時會分開。
2.不服從:父母高壓、打罵的教養方式,以及嚴格要求孩子必須服從命令的作法,會讓孩子的情緒無法抒發。當他離家在外時,就會把心中的怨氣發洩在其他幼兒身上。因此,當孩子出現反抗行為時,許多父母都會不解的說:「不會啊!我的孩子在家裡是個小乖乖!」
3.不合作、攻擊:孩子在家裡或保母家被打、被罵,內心有很多的反抗與憤恨,轉而發洩在弱小孩子身上。在園所裡,常見在家中不被愛、不被重視的孩子到學校打人,老師通知家長,孩子回家之後又被父母責打,孩子更加驗證「別人不喜歡我、不會善待我,我不值得被愛」,形成惡性循環。
4.干擾他人:嚴厲的父母常常限制孩子的活動,孩子只好到外面尋找抒發情緒的管道,因而出現搗蛋、干擾他人的行為。
愛與接納,教出好品格
為了預防孩子出現不良品格,父母一定要挪出時間陪孩子、教孩子。有些父母經常問我:「為什麼我給孩子那麼多愛,孩子長大後卻不聽話、很叛逆?」這是因為方法不對呀!你給的愛,並不是孩子想要的。有些父母拼命賺錢,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,卻沒時間陪孩子,以為這就是愛孩子,殊不知是冷落了孩子;有些孩子長期托給長輩或保母照顧,和父母缺乏互動。曾經有一個孩子問我:「為什麼我是爺爺帶大的,姊姊是爸爸、媽媽帶大的?」這個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遺棄的。因此,父母如何看待孩子,會形成孩子的自我概念,也影響孩子日後與人相處的模式。如何教出好品格的孩子,方法無他,唯有愛與接納,以下提供幾點建議:
1.接納孩子
蒙特梭利教育的「錯誤」價值,主張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,孩子做得不夠好的地方,我們接納他,他才有改善的可能;若不接納他,跟他的壞脾氣對抗、批評他,反而讓孩子認為他就是不好,增加他不好的能量,壞脾氣也就無法改善。被責罵的孩子害怕再犯錯,沒有安全感、膽怯,更容易導致錯誤發生,這就是所謂的「吸引力法則」!
2.尊重孩子
蒙特梭利教育強調「以兒童為中心」,我們要視孩子如同成人一樣,是一個獨立個體,給予關愛、支持和尊重。父母要了解、同理孩子的情緒,從小被不公平對待的孩子自我價值感比較低,老覺得自己不好,進而覺得別人也不會對我好!寂寞的孩子通常需要很多關懷,因此,我們要學習對孩子說:是、對、我了解(同理,陪伴著他!)
3.協助孩子抒發情緒 協助孩子把悲傷、憤怒的情緒發洩出來,情緒需要撫平,才會遠離!憤怒沒有離開,愛如何進去?脾氣不好的孩子,需要給予更多的同理。通常令人煩心的孩子,最需要愛!讓孩子把話說出來,不要以教條壓抑他,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場(處境)想事情,了解、體諒、接納他!面對壞脾氣、經常打人罵人的孩子,你可以蹲下來或和他坐在一起,拉著他的手說:「我知道你不是愛打人,你打人一定有原因,要不要告訴我你為什麼打人?」
(全文請見蒙特梭利雙月刊88期)
Copyright (c)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. [
連絡我們
]
全能教育股份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61號
電話:886-2-27927791 傳真:886-2-26187391